2025年3月13日下午,学前基础教研室在综合教学中心110教室召开《探讨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专业教学标准的融合》教研活动,会议由张丽君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1. 现状分析:目前学前教育课程存在内容与专业教学标准脱节问题,部分课程未充分体现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要求 ,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实践课程占比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融合策略讨论
• 课程体系重构: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构建以“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核心内容,能全面支撑专业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如教育见习、实习从的比重增加,并贯穿整个学习阶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技能。
• 教学内容更新:在课程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教育,将其有机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例如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入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定期邀请幼儿园一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实际案例,让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
•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中,通过分析大量幼儿园真实教育活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升其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借助在线课程、教育类APP等拓展教学资源和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
3. 实施与保障措施
• 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深入幼儿园实践,提升教师对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师资队伍。
• 评价体系完善: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更注重其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发展。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幼儿园实践单位评价等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定期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专业教学标准融合的重要性、现状及策略,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后续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详细改革方案并逐步推进落实,确保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需求的优秀教师。
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研室
2025年3月13日